公共诉求与公共艺术

 

   回顾公共艺术在中国成长的一段历史,恐怕无论怎样评价、赞誉这种艺术的产生、表现和对当代城市环境艺术的贡献,都不会有过分之嫌。事实上,它风雨兼程的每一步历史足迹,都标示着吻合中国当代最大跨度的发展状态下的公共诉求。由此也整体地标示了目前我国城市空间、环境艺术和景观艺术领域建设,正朝着国际化的质量和标准上发展。它在新中国的环境艺术发展史上,始终遵循着以创新为本、以人和环境为本之准则,这种现象尤其突出的城市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青岛和大连,这几个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建设发展速度较快的城市,都留下了一系列光彩熠熠的惊世之作。

  对于现实中的艺术作品来说,她在特定形势下的背景出生、成长和进一步完善。做到与时代对话、与环境对话和与市民对话相依的互动,奠定了它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先导”位置,使它成为环境艺术领域的先锋旗手。然而,与这般辉煌相伴的历史,却是那等的沉重!我们几乎可以在每一个时间段上,感受到“公共艺术的创作人”之于历史和现实的一种价值承诺,感受到关系中国当代公共艺术事业的时间概念的重量。这重量是沉甸甸的,曾经受过嘲弄、辱骂、不理解和非议。它可以使一个人名重一时,也足以让他顷刻间坠落。只有那些在身心上都名副其实的、健康的“当代艺术创作人”,才能真正的领会城市公共空间所需要的全部内涵。它推动着历史与现实的时间,也昭示未来艺术发展的时间空间观;它悄悄的走进我们的生活当中,表达一种讴歌、诉求和新思维的理想追忆,让人在参与艺术的活动中,也足以能体验历史文化、领悟人生的哲学。如果是从环境景观的意义讲,它更是给景观场所添加了灵笔,营造了景中之景的观赏亮点。

  短短不到十年的时间,公共艺术异军突起,它迎着公共诉求的节节涛声诞生,根植于民众诉求的呼唤而生存,此途虽有辛酸、艰难,但这一结果就是公共艺术发展的必经之路。以时间凝成之“结果”固然首先是公共艺术的倡导者、拥护者及实践者的骄傲。这种超乎寻常的与我们城市建设发展紧紧相连的特殊性,必然要把这种骄傲扩展、升华,使所有投身公共艺术事业的创作群体的人们引以为自豪。

  一、抽象雕塑问世,引发滞后的公共艺术进入中国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兼容的中西文化,使城市雕塑突变性摆脱了某些在形式上的束缚,以现代主义为核心的新观念主义作品如春潮般不断涌现。隐喻、象征、抽象变形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激发了当时雕塑家、设计师的创造热情,他们开始用石头、金属等其它材料和新技术探索完成自己的创作。现代主义雕塑形式,通过抽象的提炼,表达了作者对当代社会意识和文化经验的追求。亨利-摩尔、布朗库西等抽象雕塑作品的问世,给后来现代的公共艺术发展带来极大的影响。早从北京亚运村开始,已经出现了一批在观念上有所突破,表现形式多样化的极具象征意识手法的公共艺术作品。从此这股浪潮一发不可收,国内几个经济发达城市公共艺术的创作热浪高涨,如深圳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从上个世纪以来,在建设“国际性花园城市”规划的基础上开始,大力发展城市公共艺术和传播文化活动,在引进外来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也引进了外来的雕塑文化和新观念的作品。深圳何香凝美术馆从1998年11月至2003年12月先后组织举行五届中国当代雕塑艺术年展,大胆地尝试各种材料以特殊的手段表现实施,异彩纷呈的艺术形式反映了当下雕塑家的创新理念与风格。同时,关注对美学追求和学术深度的探索,而不受传统雕塑形势的束缚。其目的是寻求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雕塑家们大胆尝试个性化表现语言和塑造方式,已经开始带有强烈的公共诉求特征,体现于人文性、休闲性和生活趣味性。此时产生的雕塑较为注重视觉张力和所处的空间位置、空间尺度和空间形态等方面的和谐,无论是大型标志性雕塑,还是精巧别具情趣的雕塑小品,均注意实现与周边环境关系的和谐。较为重视空间的数字比与形式规律的完善。视觉空间上,基本做到了与公众欣赏距离的最佳视线位置,而在空间形态中,也体现雕塑造型的空间个性与视觉冲击力。这些植根于不同城市功能地段的雕塑,表达了对这个城市公共诉求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这些雕塑在艺术内涵和文化张力上,也开始有了与这个城市大多数人的感受和经验息息相连,因此市民一直关注和重视城市雕塑。雕塑艺术与大众之间产生了共鸣,并开始有了艺术家与公共意见的“对话”。这一形势的出现,使雕塑提升到了环境艺术的领域和公共艺术的范畴,也实实在在地体现了城市户外公共艺术中与时代相关的公共诉求。

  二、“公共”概念的出现和公共艺术的界定

  谈及公共艺术这个话题,首先是要看它表达的东西是否具有公共性,在一个连艺术家创作的基本权利都受到限制,在公众面前表达自己观点和意愿都不能得到保证的情况下,是没有公共艺术可言的。实际上,“公共”这个概念,它不是从来就有的,著名哲人哈贝马斯先生曾对公共领域和公共性的问题做过专门的研究,他的研究结果表明:“公共”这个概念是在西方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使用“公共”这个词,是从17世纪后半叶开始的,从语法中的“publicite”一词借用到英语里,又出现了“公共性”这个词,后来“公共性”一词又在下一个世纪出现在了欧洲。

  公共性本身表现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即公共领域;它和私人领域不同,有其特指的范围意识,探讨的是公共的事项,完成的是特定范围领域中的活动。如公共舆论,公共行为和公共艺术创作。公共性是对公民参与公共事项权力的肯定。这是人的基本权利。《美国独立宣言》的诞生,使公民拥有了基本的自由权力,正如宣言指示:“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语的;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种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幸福的权利。”既然“公共”这个概念不是从来就有,那么,公共艺术也同样如此。

  公共艺术出现在中国,也只是近几年才开始的事情,人们往往认为,公共艺术就是公共场所的艺术,指设置在公共空间的艺术品,包括雕塑、工艺、书法、摄影、绘画等各种手段和技法。此外,人们甚至把只要在时间上、空间上能够和公众发生广泛关系的艺术式样,如表演、歌舞等都包括在公共艺术之内。可见,当今国人对公共艺术偏重于从比较宽泛的意义上去理解,一般是广义的使用公共艺术这一概念,凡是城市雕塑、环境艺术、景观艺术都无一例外被看做是公共艺术。尽管这种说法约定俗成,但它带来的问题是,公共艺术这个概念所蕴含的特定的价值观被忽略了。事实上,有些城市雕塑、环境艺术、景观艺术之所以是公共艺术,因为它具有公共性,有些则不能看作是公共艺术,如果笼统地冠以公共艺术的名称不加以区别,作为一个概念,是不严格的。应该肯定的是:公共艺术的必要条件,首先是发生在公共场所或公共空间之中,另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必须具备公共性和市民的直接参与性,这一点恰好被广义的公共艺术忽略了。

  三、接受现代艺术思想,雕塑创作走向中国当代视觉艺术的前沿

  其实,放置在户外公共空间的公共艺术品,严格来说是在20世纪60年代产生的,它萌发和成长在西方发展的文化土壤中。我们看一看美国公共艺术的代表人物克莱斯、奥登伯格的作品,可以感到他们的作品与传统的雕塑相比,显示了更清晰、更理性的创作思考,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代公共艺术的先行者的思想框架、才华和作品自由度的特征,集中反映了他基于理性和领域概念上的公共参与认识而作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如大家熟悉的《衣夹》、《大型冰激凌蛋卷》和曾风靡了整个欧美的一辆埋在土中一半的巨大自行车的作品。我们看到在它旁边玩耍的孩子根本没有把它看作是什么艺术作品,而只当一个游戏的器具而已,当这些最平常、普通的物品以超常尺度放大,作为艺术出现的时候,让人觉得亲近而有趣味。奥登伯格这个风格式样的雕塑,之所以被看作公共艺术,因为它消解了传统雕塑的神圣感,能吸引众人前来参与。

  从深圳举办的第一届《当代雕塑艺术年度展》开始,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到,发生在80年代中后期的现代艺术运动极大地冲击了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的观念。此时,产生了一批在进行大胆艺术实验的青年雕塑家,由于接受了西方现代艺术创作的思想观念,从形式语言与材料应用都进行了较大程度的探索,而实现了真正的突破,尤其在架上艺术方面,雕塑的创作已经走向中国当代视觉艺术的前沿。在这些现象中,反映出雕塑的创新正在由架上的实验走向公共空间。

  四、开放的社区文化——现实艺术的选择

  一个国家在公共艺术方面发展的如何,是要靠诸多的城市去呼吁、支持和实践。那么,一个城市公共艺术建制的好和坏,则要靠城市里多个社区去完成。在此,我想列举在我生活视线中出世、发展的一个超前建设的公共艺术的“实验场”——它就是深圳市华侨城生活区。何香凝美术馆在企业的鼎力支持下,开始每年在“雕塑艺术年度展”上推出一个主题,现已经组织完成了五届作品的展出。不言而喻,这些户外展出的公共艺术的参展条件首先是把切合市民对文化生活的需要作为前提,将评选的优秀作品长期的放置于社区中,存放的几十件作品出自于富有才华和创造成果的中外中青年艺术家之手,他们的共同点是有丰富的精神内涵,较好的文化性和社会性,而呈现出风格、手法以及运用材料的多样性,这些表明艺术家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设计的“激进”倾向,而大胆的进行探索。展览的“外展‘的布置方式也有其特点,将作品与室外环境有机结合为一体,这不仅观众能方便地欣赏艺术品,而且,观众也一直参与“公共性”概念的艺术活动,公共艺术与大众之间有了互动,实质性的完成了公共群体与公共艺术谐为一体的景观态势。从社会的整体意义上说;社区公共艺术的建设与发展,对市民素质、生存环境、社会形态等方面,赋予了一个宏观和长远的前瞻意识。这是一种文明、开放、民主的创造性氛围,更是建立在平等对话基础上的现代人的精神交流,也反映了现代示范社区文化生态建设的现实选择。

  五、试验性的实践

  新世纪之初,是中国城市雕塑艺术开始从过去的威严、高不可攀的位置走下圣殿,降解为公共场所中的视觉领域艺术,给市民带来欢乐,也给艺术带来了变化。在新的文化背景中创造出与我们这个极具想象力和挑战性的时代相称的公共艺术品来。应该说这一变化,是迎接了一次严峻的考验,所说的严峻是要将过去传统雕塑来一次变革,侧重于时代性、开放性、参与性和学术性的定位,将中国当代雕塑艺术中最具代表性作品拉到城市社区的广场、草坪和形形色色的公共空间,接受公共的检验和批评。也许有的作品有些观众暂时还不习惯,理解起来还有一定的困难;也许有的作品由于人们见仁见智,还存有不同的看法,这些应该是可以理解的、是很正常的。深圳何香凝美术馆正在朝着艺术大众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基于文化建制为市民服务的原则,满足人的生活和情趣的调节,讲求休闲,追求生活的和谐和惬意。为展示现代公共艺术作品搭建了一个“试验场”,为加强和拓宽国际之间的学术交流成为中外雕塑家、艺术家文化交流和沟通的窗口,同时深圳华侨城也将这个展览的“计划”纳入其经济文化战略的长远规划中,回顾五年前展览的展场,是选定在何香凝美术馆的一层下沉广场上,参展的作品虽不多,但形式独立、个性鲜明,令人至今未忘。第二届“年展”在规模上有所变动,将新芳花苑广场改造后作为何香凝美术馆室外展场,并依据参展作品其需要从新进行规划和建设,以期使展品达到最佳效果,同时也尊重参展艺术家创作的自由,鼓励各种在艺术材料和艺术形态的探索实验。贝纳·维尼作的一件230﹒5度的弧,这件题为《弧》的作品是由数条钢弧构成,条钢排列有高有低,正是孩子看好游玩之地,常常看到他们们在低的槽上攀爬滑行,运动中,给孩子带来了欢乐。(图1)陈可的《境》,这是一件用了35个银灰的主体包裹物,营造空间场。你可以冷眼静观赏,也可以走进去体味,让你沉思,让你去感受,这样的空间限定,另类而有个性。(图2)汪建伟的《移动的规则》这是用硅胶、玻璃钢材料合成制造的,可摇摆的红色维纳斯,作品表现了少有的理性品质和追求的理性目标及知识态度。(图3)哈迪组合的《喷泉》一个人模的形体塑造,加了时间概念上的理性旋转,将人的思维带入到更深奥的空间领域,并招来许多游人、孩子前来饮水,这样件体现时空概念的公共艺术,充分的反映了作者丰富的生活阅历和时空观念。(图4)贝特·泰斯的《生长的房子》是以木结构、布和植物结合,以极简方式构造建筑,并为社区居民户外休闲提供空间,为都市人的生活提供了某种心理映射及精神祈求的休闲“场“。以“巢居”的原形建造了一个不断成长的房子,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感知周边的环境,为居民户外活动提供独特的休息地点。(图5)奥拉弗·伊拉松的《花亭》是以不锈钢及钢支架材料制作一个巨大的花亭,它的内饰是一个万花筒式的天花结构,以最令人惊异的方式重新发现他们都市的环境秘密。(图6)象这种主张试验性的实践,是非常有意义的,如果能够持之以恒的坚持办下去,这将是国内外艺术家能人选这个展览感到荣耀。假如我们以树立这个公共艺术的“试验场”,作为“示范场”面向全国来推广,呼吁社会关注人民的生活需求,关注人民的公共艺术,同时,也应该号召社会的企业与文化机构联合,建制大的公共艺术社区生态圈何香凝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支持、支助全社会的公共艺术事业。

  希望在全国范围内能多一些像华侨城集团公司和美术馆的联姻合作,多建几个这样的“试验场”,为今天和今后的“公艺”事业上水平、上质量,如果能让全国有更多的城市、社区可以看到类似华侨城这样的生态圈,那我们的努力就没有白费。

上一篇:中国室内设计的价值 下一篇:没有了